二哥坐树下的奇怪场面

村里老槐树下最近总聚集着一帮人,男女老少围坐成圈。最中间的位置固定留给二哥——不是他爱出风头,实在是轮到二哥了他厚厚的嘴唇成了全村的焦点。上周三晌午,李婶端着一簸箕炒花生经过,突然发现二哥闭着眼斜靠树干,两条腿随意支着,下嘴唇被晒得油光发亮。

“这嘴型怕不是天生的吧?”孙家二小子举着手机就要拍照,手机壳蹭到二哥胳膊肘,他这才挠挠腮帮子醒过来。村里人后来都说,那天从树缝里漏下来的太阳光,正好给二哥的嘴唇镀了层金边。

厚嘴唇的秘密档案

村头老中医张伯翻着发黄的记事本,说二哥的嘴型是打娘胎里带出来的。王寡妇却咬定是十八岁那年吃野蜂蜜落下的毛病:“那年他追着蜂窝跑出二里地,回来嘴上肿得能挂油瓶。”真相早不重要,村口小卖部的棒冰销量倒是因为这事涨了三成——总有人借口看嘴唇来买冷饮。

轮到二哥了他厚厚的嘴唇:村里人茶余饭头的热门话题  第1张

镇上发廊的周师傅最有发言权:“你们城里人不懂,这叫福相。”他拿着梳子比划,“嘴唇厚的人脾气好、能聚财,往理发椅上一坐,红光都多映半面镜子。”这话传到二哥耳朵里,他蹲在自家玉米地边啃黄瓜,汁水顺着嘴角流到下巴,嘟囔着“能聚财倒是先给下场雨”。

农活界的秘密武器

秋收时的场景最绝。二哥咬着捆麻绳往拖拉机方向走,厚嘴唇像天然防滑垫似的箍住绳子。隔壁周叔家的收割机卡壳,他叼着扳手就钻进车底,金属工具在唇间晃悠就是不往下掉。村里小孩追着他喊“铁齿铜牙纪二哥”,倒成了活广告——五金店老板特意送他工具箱,条件是进货时在店门口站会儿。

最绝的是去年除夕包饺子比赛。二哥负责给饺子封口,嘴唇往面皮边沿一抿,比旁人用拇指捏还严实。三婶凑近了细看:“这嘴型闭合成这样,怕不是自带密封条?”果然他包的饺子下锅一个没破,气得隔壁桌直嚷嚷要检查他是不是偷抹了浆糊。

无声胜有声的对话

村里老文书爱说:“看人得看眼,辨性得辨唇。”二哥的厚嘴唇自带情绪显示器。遇到急事时嘴唇抿成道弯月,放松时自然微启露出点白牙。上次赵家闺女哭哭啼啼说被退婚,二哥蹲在田埂上听完,上嘴唇往右一撇:“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活人有得是。”愣是把姑娘逗得破涕为笑。

村小的娃娃们最爱盯着他嘴唇看。念课文时哪个字咬不准,往二哥身边一站,瞧着他嘴唇开合的弧度就能找准发音。李老师扶了扶眼镜说:“这可比拼音挂图管用多了。”

泥土地里长出的哲学

有人建议二哥开直播,他摆弄着掉了漆的搪瓷缸直摇头:“我这一把年纪,又不是要当什么网红。”倒是镇上婚庆公司来找过几次,说新人就喜欢他这份实在样儿。前两天办满月酒的张家,非要他抱着孩子在酒席上露个脸,说能沾点“厚福气”。

如今傍晚纳凉时,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二哥照旧蜷在老位置打盹,夕阳给他唇形镀上金边。十几个手机镜头对着他,围观者自动保持三步距离——怕挡住这“风水宝地”的光线,又怕惊醒了这尊活菩萨。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说,自打重视起二哥厚厚的嘴唇,日子都跟着有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