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花架子,专攻内容硬实力
要说精东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企业理念里最核心的关键词,那必须是“内容为王”。这两年影视圈里搞噱头、蹭热度的公司不少,但观众的眼睛雪亮得很——数据显示,2023年口碑TOP10的影视作品中,有7部都是靠扎实的剧本取胜。
这家公司有个特别有意思的规矩:每个项目立项前,编剧团队必须到真实场景中“蹲点”至少30天。去年拍医疗剧时,编剧直接住进了三甲医院的医生宿舍,连手术室的无菌服都穿破了两套。这种较真劲儿直接体现在作品里,有观众在弹幕里调侃:“这急救流程专业得让我怀疑导演是不是考了医师证”。
- 年度原创剧本占比:82%
- 现实题材作品市场份额:行业前3
- 用户二次创作率(同人/剪辑):行业平均值的2.3倍
技术不是炫技,而是隐形翅膀
别家都在吹嘘用了多少台8K摄像机的时候,精东影视的技术团队却在研究怎么让手机观众也能看清演员的微表情。他们自主研发的“光影自适应系统”可以根据播放设备自动优化画面,这项技术去年刚拿完专利,今年已经用在了三部热播剧里。
更接地气的是他们的“观众共创系统”。简单说就是让追剧党能直接参与后期制作——你觉得这段剧情太拖沓?投票超过10万次就能触发剪辑版更新。这招让《烟火长安》这部剧的完播率直接飙到91%,比行业平均高出近30个百分点。
钱要赚,社会责任更要扛
在精东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企业理念里,有个“三不原则”特别显眼:不接洗钱项目、不碰流量造假、不做文化快餐。去年有档选秀节目开价八位数求合作,就因为涉及选手背景造假,被他们直接拒之门外。
这帮人还特别喜欢“挖冷门”。别人都在拍仙侠剧时,他们跑去贵州侗寨拍非遗传承纪录片;都市剧扎堆的暑期档,他们反手推出方言话剧改编的网剧《弄堂风云》。这种操作看着冒险,结果纪录片拿了大奖,网剧豆瓣开分8.7,弹幕里满屏都是“求方言教学”。
和观众处成老铁才是正经事
你见过给追剧粉丝发工资的公司吗?精东影视的“内容监理团”每个月真金白银给2000位核心观众发津贴,条件就一个:看完样片必须骂得够狠。有次某个当红小生的戏份被观众集体吐槽“出戏”,制作团队二话不说直接重剪,这事还上了热搜头条。
他们的官微运营也是个“异类”。别的官号都在发精修海报,他们家小编天天在评论区跟粉丝斗图,最近还搞起“台词接龙送年货”的活动。结果《大医无疆》这部剧的官方话题阅读量,硬是靠这些沙雕互动冲上了50亿。
新人不是韭菜,是未来的种子
在这个流行“流量即正义”的圈子里,精东影视的艺人培养模式显得有点“老派”。新人进公司先要轮岗三个月,从场记到道具都得摸个遍。去年有个中戏毕业的小花,在剧组跟完两轮服装管理后,自己设计的戏服直接被博物馆收藏了。
他们还有个“错题本”制度特别有意思——每个项目结束后,必须公开三个以上重大失误的复盘报告。这种敢自曝家丑的勇气,反而让很多合作方觉得靠谱。有次因为外景地天气预测失误导致剧组停工,这份坦诚的检讨书竟然帮他们拿下了国际影视基地的长期合作。
- 2023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备案公示数据
- 艺恩数据2024Q1影视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