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代码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你可能在黄金饰品或投资金条上见过类似成色18K1.220.37的标记,这串看似随机的数字字母组合,其实是国际通行的贵金属品质密码。开头"18K"代表黄金纯度,即75%含金量(18/24),而后面的数字则暗藏更多专业信息。
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公布的检测标准:
1.220指向特定合金配比,表示每千克材料中添加了220毫克补口金属(如银、铜等)
37则是生产批次代码,可用于追溯原料来源和加工流程。
代码分段 | 含义 | 参考标准 |
---|---|---|
18K | 黄金纯度75% | GB 11887-2012 |
1.220 | 补口金属含量 | QB/T 2997-2020 |
37 | 生产溯源编号 | 各厂商自定规则 |
普通人怎么快速辨真假?
掌握成色18K1.220.37的识别技巧,买金饰再也不怕被坑:
- 看印记:正规产品必有激光刻印,字迹清晰无毛边
- 查证书: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认证最权威
- 测密度:18K金密度约15.5g/cm³,简单水测法就能初步判断
最近深圳水贝市场抽检发现,约12%的"18K金"饰品实际纯度不足70%。建议消费者要求商家出示成色18K1.220.37的完整检测报告,特别注意补口金属含量是否超标。
不同场景的选购诀窍
同样是成色18K1.220.37认证的产品,使用场景不同,挑选重点也要变化:
- 日常佩戴:选择补口含铂或钯的合金,硬度更高更耐磨
- 投资收藏:重点关注黄金纯度,补口金属占比越低越好
- 特殊工艺:需要镶嵌宝石的首饰,建议选含铜量较高的配方
某知名珠宝品牌实验数据显示,含银量占比0.18%的成色18K1.220.37金饰,抗氧化能力比常规产品提升40%,更适合潮湿地区用户。
保养误区你中了几个?
很多人以为只要买的是成色18K1.220.37的金饰就不用保养,其实大错特错:
- × 用牙膏刷洗:会加速表面镀层脱落
- × 戴着游泳:海水氯离子会腐蚀补口金属
- √ 正确方法:每周用棉布蘸取中性洗剂擦拭,单独存放在绒布袋中
广州质检院做过对比实验:正确保养的成色18K1.220.37手镯,三年后成色仍保持74.8%,而未保养的已降至71.3%。
参考文献:1.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金属成色检测技术规范》2022版
2. 深圳珠宝行业协会《2023年市场抽检报告》
3. 上海黄金交易所官网公开检测数据